這是在網路上無意發現的邏輯思維訓練課程,看時所做的筆記。
類比只是邏輯思維的一部分,後續的邏輯推理似乎常會出現在徵探或推理小說的情節中,以前常看日本的推理小說,但總是隨著書中小說重要人物的推演,自己心裡雖然會猜測,但也大多是憑感覺,其實應該自己也有條理的推理,才真的能夠訓練自己的推理和邏輯能力啊!
矛盾關係推理
矛盾關係推理就是利用矛盾關係的形式,來找出正確的答案。兩者之間像是 A 命題和 B 命題不能同時成立,例如像是小狗睡著了 VS 小狗沒睡著,互相矛盾,怎可能小狗睡著,同時又沒睡著?
以上兩個是「對立」的存在,也就不可能同時存在兩者。所以會是「一真一假」或是「一對一錯」。
舉例ㄧ:
莎士比亞的「威尼斯商人」中寫到,富家女鲍細雅品貌雙全,許多人想娶她,他依照父親的遺囑設計了一個謎題讓求婚者來猜,猜對就嫁給其人。
鲍細雅準備三個盒子,每個盒子上都貼有一句話,三個盒子其中一個放了鲍細雅的肖像照片,三個盒子上面分別是:
- 金盒子:肖像不在此盒中。
- 銀盒子:肖像在鉛盒中。
- 鉛盒子:肖像不在此盒中。
鲍細雅說,這三個盒子上的話,最多只有一句是真的。
我們先來假設這三個盒子上的話都是假的,所以:
- 金盒子:肖像不在此盒中。 假的,所以肖像在此盒中。
- 銀盒子:肖像在鉛盒中。 假的,所以肖像不在鉛盒中
- 鉛盒子:肖像不在此盒中。假的,所以肖像在此盒中。
但是第二個銀盒子的假推敲結果是肖像不在鉛盒中。所以鉛盒子的話是真的,那麼肖像就最有可能在金盒子裡。
因為銀盒子和鉛盒子的話是互相矛盾的,一對一錯,一正一負。由此猜出這兩個盒子的話一定有一個真,有一個假,所以就被排除了,那剩下的就是金盒子了。
所以我們所說的假設三句話都是謊話也無法成立,所以就如同鲍細雅所說,只有一句是真的。
接著我們假設三個盒子的話都是真話,來推理:
- 金盒子:肖像不在此盒中。 真的,所以肖像不在此盒中。
- 銀盒子:肖像在鉛盒中。 真的,所以肖像在鉛盒中
- 鉛盒子:肖像不在此盒中。真的,所以肖像不在此盒中。
銀盒子和鉛盒子的話仍是互相矛盾的,所以銀和鉛盒子都被排除。
這就是典型的矛盾關係推理。
舉例二:
珠寶店失竊,抓到了四個嫌疑犯,四人口供如下:
- 甲:犯案的是丙
- 乙:丁是犯案者
- 丙:如果我作案,那麼丁是主犯
- 丁:作案的不是我
四個口供中,只有一個是假的。如果上面的口供都是真的,那麼以下哪一項才是真的?
A: 說假話的是甲,作案的是乙。
B: 說假話的是丁,作案的是丙和丁。
C: 說假話的是乙,作案的是丙。
D: 說假話的是丙,作案的是丙。
E: 說假話的是甲,作案的是甲。
從四個人所說的話分析,先找出有兩相矛盾的「乙:丁是犯案者」和「丁:作案的不是我」,這兩者的話互相矛盾,所以會有一個人說假話,題目提示「口供中,只有一個是假的」,所以不是乙就是丁說假話。
我們先假設丁說的是假話,那麼丁說的是真話,因為只有一個是假話,其他兩個自然就是真話了,然後再來推敲其他三個說的都是真話的話,他們是指向誰作案。
「甲:犯案的是丙」、「乙:丁是犯案者」、「丙:如果我作案,那麼丁是主犯」推敲下來,就知道丁和丙都犯案。
後記
邏輯還真不是件容易理解的事情,要一步步推敲與驗證,現在想想好險自己不是辦案人員不然應該會很燒腦,而對於用矛盾關係推理的邏輯,居然可以輕易找出答案真的覺得好不可思議啊!